背包客、中間商、石材人
所謂“石材販子”,
就是我們常見到的:
背包客、做特價、
買手、中間商、
高級稱呼是
石材人;
每個行業都有販子的身影,
如車票販子、
二手車販子、
招投標的標販子,
醫院的號販子、
藥販子…
而,
云浮石材的石販子
己發展到嗜血重創行業
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
水頭90年代至2010年間,同現在的云浮一樣,也是石材販子橫行,攪亂了市場,但水頭的石材企業明顯的有遠見,在2010年先由澳盛興建起第一個大板市場后,大家紛紛入場,各類專業的市場讓石材販子無法生存,根本上解決了石材交易的規范化、規?;?、并一騎絕塵,甩了云浮幾條街…
云浮石材給消費者的印象就是:貴、坑多、套路多、不規范,連省內周邊城市有石材需求的都去水頭了,這個難道還不值得云浮人深思?
總結歸納了以下幾點
石材販子的危害:
1
價格貴,價格高,云浮石材都是小店,家家分隔交易,價格不好比對,外地客戶不熟悉,只能被這些販子蒙,而商戶的讓利,客戶一點也沒得到,久而久之,云浮石材“貴”也就出名了。
2
云浮石販子從業人員近數萬人,素質參差不齊,為了賺快錢,不擇手段,坑蒙拐騙各種套路,客戶消費一次后,最終評價是:云浮石材坑多,防不勝防,最后還是由云浮的石材企業來背鍋。
3
影響行業的技術創新,由于販子就是空手套,兩邊通吃,讓石材項目或企業沒有合理的利潤保障,他們就通過種種方式來減少項目投入,根本無暇顧及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與創新,所以這也就是云浮石材這些年的創新水平和速度落后于其他地方的原因所在。
4
人人貪圖安逸的販子思維,30%云浮石材企業都是從石販子做起的,注定了小販子思維,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眼光短淺,最重要的云浮還有數十萬這樣的工人,人人都想做販子,一單爆富,不能安定的做份工,即使在企業上班也是有心沒肝,連云浮本土老板都不愿意請云浮本地的工仔,石二代,沒落的一代。
5
無法走向省外市場,因為云浮石材市場的這種亂象的存在,使企業沒有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積累,所以很多企業無法參與國內或國際市場的競爭,無法走出去參與更大的國內大型工程市場。
6
市場形象和吸引力沒了,大街上還能看到客戶? 石材市場不只是有云浮。
如今,能讓販子生存的只剩國家壟斷的行業了,比如醫藥、招標等,販子的存在本身就說明了云浮石材行業的不健康、不健全,石材行業發展數十年了,云浮還在這種低級不健康的環境中掙扎。
很多人不認同我的看法,說不能傷害石材販子,沒有石材販子云浮石材誰來賣,云浮經濟會直接崩盤?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諾斯曾經說過,一個經濟體的繁榮程度取決于這個市場的交易成本,啥叫交易成本呢?我的理解就是一塊板賣100,中間的99都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越低,經濟越繁榮,交易成本越高,效率就會越低,也就越貧困,是不是在很多地方半個鐘要跑N個單位就是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下的體現呢?沒錯,甚至還會因為這種低效率養活一堆做石材代辦的販子,人類的進步就是效率的進步。他是擔心養豬效率高,讓獵人都失業了,難不成咱們還要一直過著原始人的生活嗎?
后語
福建的水頭早已破解了石材販子的亂象,消費者想去水頭買石材,基本上找到幾個市場就行了,不管是家裝還是工程,都能得到滿足。
而,云浮,想一想,還是要找個熟人吧,那么,踩坑之旅也就開始了!